首页

恋脚在线看

时间:2025-05-23 10:17:14 作者:山西晋城破局资源型城市转型:光机电产业年产值破700亿元 浏览量:75564

  (近观中国)解码美丽中国的厦门样本

  中新社北京2月23日电 题:解码美丽中国的厦门样本

  中新社记者 庞无忌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有天蓝海阔、有白鹭点点,如今的厦门“山水海城”相融共生,“美丽”已成为一张城市名片。但这张名片并非轻易可得,它的背后不仅是一场36年的蜕变,还隐藏着美丽中国建设的“密码”。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他提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厦门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实践地。厦门样本是美丽中国图卷的重要部分,对解码美丽中国建设路径有着独特意义。在造就“鹭岛蝶变”的厦门实践中,离不开三组关键词。

  从发展到保护

  故事缘起于一对难解关系的明确:发展经济与保护自然孰轻孰重?其背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人与自然关系的博弈。

  30余年前,习近平在厦门工作期间就给出了明确答案。“能不能以局部的破坏来进行另一方面的建设?我自己认为是很清楚的,厦门是不能以这种代价来换取其他方面的发展。”

  方向的明确是一切转变发生的前提。1988年3月,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习近平主持召开“综合治理筼筜湖”专题会议,提出了“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20字方针,开启了筼筜湖的重生之路。

资料图:航拍厦门市中心的筼筜湖以及依湖而建的公园。 王东明 摄

  经过多年治理,昔日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筼筜湖变身为白鹭翩跹的“城市绿肺”;在城市变迁中消失的厦门老八景之一“筼筜渔火”,又以“筼筜夜色”的新貌重返。

  从发展优先到保护优先,受益的不仅仅是厦门。在北方,曾经严重沙化风蚀的锡林浩特草原“绿进沙退”,田园牧歌的诗中场景重回人们视野;曾经吞噬人类生存空间的“恶魔”毛乌素沙漠,已快要从陕西版图“消失”。在江南,矿山修复让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辉埠镇岩石裸露、满目疮痍的矿山复绿。在华东,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和将乐县探索“碳票”“林票”等制度,祖祖辈辈靠砍树卖钱的居民,现在不砍树也有收益。

  从“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再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近,发展与保护不再相互对立。中共二十大报告明确,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从山顶到海洋

  去年7月,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从山顶到海洋强调的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系统观和整体观,这也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有别于许多其他国家的一大特点。

  在厦门实践中,最核心的做法之一是开展湾区综合治理。海湾整治是系统工程。厦门市开展了拆除内湾海堤、退垦还海、养殖清退、岸线整治修复等工作,设置纳潮口以增加湾内纳潮量,提高海湾水体交换动力,改善海域水质。通过综合治理,让海水“活起来”,厦门市政协原副主席潘世建说,这种做法在世界城市中少之又少。

  厦门还统筹岸线生态化、红树林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湾区整治、退田还海、开堤纳海等工程,提高保护修复措施的关联性和耦合性。

  厦门实践是中国近些年系统性、整体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中国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治沙、净水、护草、造林等工程陆续落地;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过去十年,中国为全球贡献约四分之一的新增绿化面积。

  从中国到世界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定位,为中国与世界标注了新的方位坐标。

  西方国家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走的大都是高资源消耗、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径。这种过度向大自然索取的行为,导致每年的“地球超载日”不断提前。中国所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世界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了另一种选择,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中的经验也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

  今日之筼筜湖,已成为国内外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岸带综合管理成功范例。2007年以来,筼筜湖治理工作列入中国政府对外援助项目“海岸带综合管理”研修课程,面向全球100多个发展中国家、近2000多名官员和技术人员开展培训和经验推广。

  今日之厦门,已成为全球海湾型城市高水平生态修复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2023年11月,联合国秘书长海洋事务特使彼得·汤姆森考察了下潭尾红树林,高度肯定厦门生态与经济之间取得的平衡,期待其为国际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厦门样本”。

  今日之中国,已成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技术和新能源发展引领全球的先行者。绿色正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更亮眼的底色,绿水青山就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最美画卷。(完)

【编辑:胡寒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李光灿高原、三峡作品艺术展在拉萨开幕

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上海举办港澳台侨毕业生专场招聘会

根据慕安会主办方最新发布的《2024年慕尼黑安全报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导致国际关系呈现出零和博弈的态势。越来越多的国家正陷入“双输”局面,所有人都对现状感到不满。舆论普遍认为,阵营对抗思维抑制国际合作,阻碍了全球化的发展,地缘政治分化日益严重,经济下行和相对收益思维形成恶性循环——每个人最终都可能成为输家。

中国国家林草局:4月份森林火险等级持续攀升

(新春走基层) 江南水乡“桥文化”引游人 “一桥一水”皆风景

当香港实现“无处不旅游”,旅客深入大街小巷感受本地人文历史,“每个区域、每一个小店,旅客都有可能过来,所以每个香港人都应该有好客精神。”杨润雄说,这也是早前特区政府启动“好客之道”运动的初衷,除了期望提升现有旅游及相关服务业水平之外,也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其中,“每个人都应该成为旅游大使,做好接待工作。”这也是香港建设“好客之都”的重要一步。(完)

武汉东湖:城市中遇见“诗与远方”

针对“还车难”等共享单车管理问题,各城市有关部门不断推出新措施。今年3月,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在《2024年北京市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中指出,要“合理规划地铁车站、居住小区周边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停车位,提高接驳轨道便利性。增加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停放设施供给,车位比达到1:1。推动运营企业车辆全部采用高精度卫星定位,实现全部轨道交通站点出入口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停放区电子围栏入栏管理。”湖北襄阳上线的智慧城管平台可以识别各类单车厂家、牌号、路段位置等信息。全区12000多个路边停车泊位通过地面磁钉等设备实时掌握停车情况并自动计费,洒水车、环卫车可根据路况信息及时调整作业路线,避免影响行人和车辆;四川成都打造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平台,可以实时监测共享单车停放情况和投放数量,智能调度企业及时清运……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